《俱舍論》對勘材料( 103 / 591)
![]() |
![]() |
第103頁 / 共591頁 | ![]() |
![]() |
|
標識序號01-04-03:
梵語 | sametya saṃbhūya pratyayaiḥ kṛtāḥ / |
---|---|
真諦譯 | 已至聚集,因緣所作,故名有為。 |
玄奘譯 | 眾緣聚集,共所作故。 |
英譯 | Saṃskṛta,conditioned,is etymologically explained: “what has been made (kṛta) by causes in union and combination (sametya,saṃbhūya”. |
現代漢語釋 | 有為是由聚集在一起的因緣共同作用(所產生的)。 |
對勘分析:
以四行為一組,每組自上而下分別為梵語、真諦譯、玄奘譯和梵語語法標注。
sametya sambhūya pratyayaiḥ kṛtā iti saṃskṛtāḥ/ 已至 聚集 因緣 所作 故 名 有為 聚集 眾緣 共 所作 故 獨立式 獨立式 陽複具 ppp.陽複體 ind 陽複體 |
---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