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俱舍論》對勘材料( 108 / 591)
標識序號01-04-08:
梵語 |
kathā vākyam tasyā vastu nāma / sārthakavastugrahaṇāt tu saṃskṛtaṃ katāvastūcyate /
|
真諦譯 |
言謂方言,是言所應義名言依,由執有義言故,佛經說有為法名言依。”
|
玄奘譯 |
或名言依,言謂語言,此所依者即名俱義,如是言依具攝一切有為諸法。
|
英譯 |
2. By discourse (kathā) is understood the utterance,the discourse (vākya): the discourse has as its basis (vastu) the name or word(nāman,ii,36).
|
現代漢語釋 |
或名為言依,言的意思是方言,言的物質基礎是名相,言依是一切有為法。
|
對勘分析:
以四行為一組,每組自上而下分別為梵語、真諦譯、玄奘譯和梵語語法標注。
kathā vākyam / tasyā vastu nāma/11
言 謂 方言 是 言 所應義 名 言依
言 謂 語言 此 所依者 即 名 俱義
陰單體 中單體 陰單屬 中單體 中單體
sārthaka-vastu-grahaṇāt tu saṃskṛtaṃ kathā-vastu ucyate/
有義 言 執 由…故 有為 法 名 言 依 佛經 說
如是 言依 具攝 一切 有為 諸法
依主釋.中單從 ind 中單體 依主釋.中單體 現陳被3單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