梵漢對勘雙語語料庫
語料庫徽标

《俱舍論》對勘材料( 519 / 591)

第519頁 / 共591頁
:

標識序號01-24-14:

梵語  evaṃ bahudhātuke 'pi dvāṣaṣṭir dhātavo deśitāḥ / teṣāṃ yathāyogaṃ saṃgraho veditavyaḥ //
真諦譯  如此於《多界經》中:“佛說有六十二界,此等諸界如理應知,入十八界中攝。  
玄奘譯  又《多界經》說:“界差別有六十二,隨其所應當知皆此十八界攝。
英譯  In the same way the sixty two dhātus enumerated in the Bahudhātuka should be arranged in the eighteen dhātus,in consideration of their nature. [i-27]
現代漢語釋  在《多界經》中,六十二界被說。應當知道,這六十二界按照規則被十八界所包括。

 

對勘分析:

以四行為一組,每組自上而下分別為梵語、真諦譯、玄奘譯和梵語語法標注。
evaṃ  bahu-dhātuke  api   dvāṣaṣṭir dhātavo    deśitāḥ/
如此 於 多   界 經中     有  六十二   界         佛說
又      多    界 經       有   六十二   界   差別    說
ind       多財釋.陽單體    ind      陽複體 陽複體    陽複體
teṣāṃ   yathā-yogaṃ         saṃgraho veditavyaḥ//
此等諸界 如      理   十八界中  入…攝     應知
     隨 其 所應   此十八界  皆…攝     當知
陽複屬  不變狀.中單業         陽單體  必要.陽單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