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俱舍論》對勘材料( 89 / 591)
![]() |
![]() |
第89頁 / 共591頁 | ![]() |
![]() |
|
標識序號01-03-18:
梵語 | na hy asau pratisaṃkhyayā labhyate / kiṃ tarhi / pratyayavaikalyāt |
---|---|
真諦譯 | 不由擇滅得故。雲何得?因緣不具故 |
玄奘譯 | 得不因擇,但由闕緣。 |
英譯 | It is so called because it is abtained not by comprehension of verities,but by insufficiency of the causes of birth (pratyayavaikalyāt). |
現代漢語釋 | 它是不能通過簡擇得到的。為什麼呢?因緣不具足的緣故。 |
對勘分析:
以四行為一組,每組自上而下分別為梵語、真諦譯、玄奘譯和梵語語法標注。
na hi asau pratisaṃkhyayā labhyate / kiṃ tarhi/pratyaya-vaikalyāt/ 不 簡擇 由…故 得 雲何得 因緣 不具 故 不 擇 因 得 但 緣 闕 由 ind ind 陰單體 陰單具 現陳被3單 中單體 ind 依主釋.陽單從 |
---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