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俱舍論》對勘材料( 96 / 591)
![]() |
![]() |
第96頁 / 共591頁 | ![]() |
![]() |
|
標識序號01-03-25:
梵語 | santi te yeṣām ubhayam / tadyathā sāsravāṇām anutpattidharmāṇām / |
---|---|
真諦譯 | 有諸法具有二滅,謂有流定不生為法。 |
玄奘譯 | 或於諸法俱得二滅,謂彼不生諸有漏法。 |
英譯 | 3. there is the pratisaṃkhyānirodha and the apratisaṃkhyānirodha of impure dharmas not destined to be born; |
現代漢語釋 | 共同通過擇滅和非擇滅得到的諸法是存在的。例如,有漏不生為法。 |
對勘分析:
以四行為一組,每組自上而下分別為梵語、真諦譯、玄奘譯和梵語語法標注。
santi te yeśām ubhayam/ 有 諸法 具 有二滅 或 於諸法 俱 得二滅 現陳主3複 陽複體 陽複屬 中單體 tad yathā sāsravāṇām anutpatti-dharmāṇām/ 謂 有流 定不生為 法 謂 諸有漏 彼 不生 法 ind ind .陽複屬 依主釋.陽複屬 |
---|